臺灣海峽西側、緊挨著福建莆田海岸線的南日島后山仔海灘,19臺85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迎著海風緩慢地轉動著。49歲的鮑魚養殖戶楊青山對這排大風車已司空見慣,但他至今仍對“風吹來的電”感到神奇。 “誰也想不到大風竟然能發電,想都不敢想!彼f!斑^去我們一直怕風,以前只有小船,一刮大風,往往半個月不能上大陸!
的確,一年中超過300天時間里刮著4級以上海風,曾經是南日島上5萬多居民的“惡夢”。
但是,2005年底風機的到來改變了一切。大風車不僅帶來了電,更帶來財富。短短4年,南日島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鮑魚養殖基地之一,年產值超過10億元。
楊青山也“借著東風”養殖鮑魚,成為百萬富翁!磅U魚養殖尤其是育苗,對水溫要求較高。過去時常停電,對鮑魚養殖很不利!彼f。
莆田秀嶼區發改局副局長林玉樹說,只要一臺風機轉上一年,就可以供南日島全部居民使用一年。他還表示,南日島風電場正在建設第三期項目,計劃明年安裝57臺850千瓦風機,屆時風電裝機容量將達6.4萬千瓦。
林玉樹說,三期風機投產后,南日島風電場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6.7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9.4萬噸。
南日島風電場是中國近5年來興建的100多個風電場之一。這些風電場主要分布在沿海、華北、西北、東北等風力資源豐富的地方。
官方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年底,中國風電裝機容量位列世界第四,僅次于美國、德國和西班牙,達到1217萬千瓦,是2007年的兩倍。
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、風能領域權威專家施鵬飛預測,今年中國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;到明年年底,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3000萬千瓦。
施鵬飛還透露,中國將把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調整為1億千瓦,相當于目前中國發電裝機規模的八分之一。他說,中國風電可開發總量超過8億千瓦。
按照2007年的規劃,到2010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,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。
“過去幾年中國風能利用的發展速度超過預期。我們將提前10年完成3000萬千瓦的目標,誰也沒料到!笔i飛說。
吃驚的不僅僅是施鵬飛。世界風能理事會秘書長索耶告訴新華社記者,“每一次(到中國)我都看到了(風能產業的)變化。我的感覺是,變化的速度已經不再是讓我驚訝了,應該說是讓我感到震驚!
為降低對煤炭能源的依賴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中國政府近年來出臺一系列措施,鼓勵開發可再生能源,改善能源結構。中國能源供應以煤炭為主,中國因此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。
索耶也表示,中國風能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政府的鼓勵,政府一直向市場傳遞明確的政策信號。
索耶認為,中國風能快速發展的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中國文化!霸谥袊幕,人們會快速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,落實的速度我在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從未見過!
不過,并非一切都那么美好。兩位專家均認為中國風電產業存在一些問題。
在施鵬飛看來,中國風電產業受困于兩個主要問題,即電網和風機質量問題。他說,由于電網發展滯后,發出來的風電無法上網。而且正是由于電網的限制,即將公布的新能源振興規劃被迫把2020年風電裝機目標由1.5億千瓦調整為1億千瓦。
索耶建議中國應該建立獎懲機制,鼓勵電網公司延伸電網,確保更多風電上網。他還認為中國應該明確市場準入規則,允許所有風電公司參與公平競爭。
在南日島,嘗到甜頭的居民也認為當地的風電開發存在不合理之處,比如島上電價仍然比大陸高40%、項目征地補償太低等。
不過楊青山認為,風電開發不僅帶來財富,更重要的是沒有污染,居民們對海風和自然的看法也因此改變!耙郧笆谴箫L追得我們到處躲,現在是我們追著風在跑!
11月26日,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,中國首次對外公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: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-45%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,中國將為此加強可再生能源的發展。
施鵬飛表示,開發風電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幫助中國應對氣候變化。
在施鵬飛看來,中國風電近5年來的擴張與國家采取的鼓勵政策息息相關。他說,2006年1月生效的《可再生能源法》,以及政府采取的包括固定電價等措施,明確傳遞了國家對新能源發展的意向。
施鵬飛說,在政府引導下中國風電市場逐步成型,并產生對風機的巨大需求,風機制造業由此快速發展。風機制造商數量已由2004年的6家,激增到現在的80多家。 |